《离子反应》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-查字典化学网
查字典化学网> 化学教研> 教学设计> 《离子反应》教学设计

《离子反应》教学设计

查字典化学网 2015-07-15

一、 教材分析

本节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。从教材的体系看,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实验、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,又是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,起承上启下的作用。学好这一内容,不仅巩固了初中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,又为后面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、选修四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。

二、教学目标

1、知识与技能:

(1)了解电解质的含义,并能够分辨电解质、非电解质。

(2)了解电解质导电的原因,会书写电离方程式。

(3)从电离角度认识酸、碱、盐。

2、过程与方法:

(1)通过类比,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。

(2)通过类比分析,从电离角度得出酸、碱、盐的概念。

3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:通过概念的学习,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。

三、教学的重难点

1、重点:电离及电解质的概念、电离方程式的书写。

2、难点:电解质、非电解质的判断。

四、教学方法

引导探索法、讲授法

五、教学设计

教学程序教学过程设计设计意图

复习引入【复习引入】学习物质的分类这节课时,我们讲过化合物可以分为酸、碱、盐、氧化物,这里的化合物分类标准是依据“化合物的化学性质”但是分类标准不一样,分类结果也会不相同,那 “化合物”还可以根据其他标准分类吗? 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化合物的另一分类。

【板书】第二节 离子反应

【讲述】在初中,学过酸、碱、盐如NaCl、NaOH溶于水可导电。不仅如此,NaCl、NaOH晶体加热到熔化(称为熔融状态)同样也可以导电,我们把这种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可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。

【板书】电解质: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。

【分析】由定义可以知道,电解质的前提是化合物,只要不是化合物,那么该物质肯定不是电解质,“或”表示只要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导电即可。

【习题】判断哪些是电解质?

①铜②盐酸③HCl④固体NaCl⑤BaSO4⑥Na2O⑦H2O⑧C2H5OH

【总结】根据上题总结常见的电解质有酸、碱、盐,活泼金属氧化物(Na2O、CaO))和水。

【过渡】上题中C2H5OH虽然是化合物,但是它在水溶液中不导电,熔融状态下也不导电,我们称为“非电解质”。

【板书】非电解质: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。

常见非电解质: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(CO2、SO2)、大部分有机物(蔗糖、乙醇等)及NH3。

【讲述】到这里我们就可以解决课前的疑问,可根据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,将化合物分为“电解质”“非电解质”。

【小黑板展示】根据定义,判断对错?

① 铁、盐酸溶液能导电,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。(×)

②CO2的水溶液能导电,所以CO2是电解质。(×)

③晶体CaO不能导电, 所以它不是电解质。(×)

④BaSO4难溶于水,是非电解质。(×)

对应知识小点:

1、对应① 电解质、非电解质是指化合物。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。(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)

2、对应② 电解质导电必须是化合物本身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,不能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物质导电。(例如CO2 SO2、)

3、对应③电解质并不是在所有状态下都能导电 。(电解质不一定可以导电。)

4、对应④ 是否是电解质与溶解度无关(BaSO4)。巩固上节课知识,并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。

让学生学以致用,加强巩固,也为电解质、非电解质的归类作铺垫。

问题

探究【过渡】我们知道电线中的金属可以导电,那金属导电的原因是?

【回答】金属导电→自由移动的电子,酸、碱、盐水溶液“电离”→自由移动的离子

【过渡】那什么是电离,是不是“通电使其分离”。

【板书】三、电离:电解质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。

条件:溶于水或加热熔化,并非“通电”。

【看图分析】①氯化钠晶体是由带正电荷的Na+和带负电荷的Cl-通过静电作用按一定规律紧密地排列所形成的。晶体中的离子(Na+ 和Cl-)不能自由移动,因此晶体不能导电。

②NaCl溶于水时,由于水分子的作用而减弱了氯化钠晶体中Na+与 Cl-之间的静电作用力,使Na+ 和Cl-逐渐脱离晶体表面并形成了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。为了方便,仍用离子符号表示水合离子。

③同理,熔融状态NaCl由于受热,打破了离子间的静电作用,因此有自由移动的离子。

【副板书】

1、NaCl晶体不能导电:晶体中→离子不能自由移动→不导电

2、NaCl溶液能够导电:水溶液中→离子能自由移动→导电

3、熔融NaCl能够导电:熔融→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离子→导电设疑,加深学生对电离的理解。

培养学生分析能力。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。

电 离【过渡】化学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,同样电离也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,像NaCl电离过程是NaCl= Na++Cl-(强调: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)

【板书】电离方程式: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表示电离过程的式子。

示范引导写出MgCl2 、Na2SO4的电离方程式。

MgCl2 = Mg2+ + 2Cl-(强调:离子个数应写在离子符合前)

Na2SO4= 2Na+ + SO42-(强调:原子团不可拆,如SO42- CO32- NO3- NH4+ OH-)

【总结归纳】: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规则:

1、两个守恒: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。

2、原子团不能拆开写。

3、离子的个数用阿拉伯数字写在离子符号的前面。

从电离的角度给酸、碱、盐下定义【练习】要求学生写出下列三组物质的电离方程式:

HCl 、H2SO4 KOH 、Ba(OH)2 BaCl2、K2SO4

【说明】请学生板演电离方程式,台下学生也动手做练习,巡堂。

【思考与交流】从上述书写电离方程式的过程中总结规律,从电离的角度给酸、碱、盐下定义。

【分析归纳】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、碱和盐:

酸: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。{ NaHCO3}

碱: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。{Cu2(OH)2CO3}

盐: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(或铵根离子)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。NH4Cl让学生书写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,从而自主找出它们的共同点,并给酸、碱、盐下定义。

小结归纳【小结】1、理解电离、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,知道从另一角度对化合物进行分类;懂得区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;了解强弱电解质的分类标准是在水中是否完全电离,而不是导电强弱。

2、从电离角度理解酸、碱、盐的本质;

3、准确书写酸、碱、盐电离方程式。使学生了解本节课的重点知识。

课后作业【布置作业】1、完成课后习题1、3、4、8;

2、复习课本P110部分酸、碱和盐的溶解性表。复习溶解性表,为下次新课做准备。

板书设计【板书设计】第二节 离子反应

一、酸、碱、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

1、电解质: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。

(常见:酸、碱、盐,活泼金属氧化物、水)

2、非电解质: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

(常见: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(CO2、SO2)、大部分有机物(蔗糖、乙醇)NH3。)

【知识小点】

①电解质、非电解质是指化合物。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。(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)

②电解质导电必须是化合物本身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,不能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物质导电。(例如CO2 SO2、)

③电解质并不是在所有状态下都能导电 。(电解质不一定可以导电。)

④是否是电解质与溶解度无关(BaSO4)。

3、电离: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。

电离条件:溶于水、受热熔化。

4、电离方程式: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表示电离过程的式子。

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规则:

(1)两个守恒: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。

(2)原子团不能拆开写。

(3)离子的个数用阿拉伯数字写在离子符号的前面。

5、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、碱和盐:

酸: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。

碱: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。

盐: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(或铵根离子)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。

查看全部

推荐文章

猜你喜欢

附近的人在看

推荐阅读

拓展阅读

化学视频

人教课标版-2011化学九上-3.2.1《原子的结构》课堂教学实录-府谷县

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5集 生活中常见的盐(二)

人教课标版-2011化学九上-3.2.2《原子的结构-第二课时》课堂教学实录-牟艳萍

人教版初中化学9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

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一单元《课题3:走进化学实验室》课堂教学实录-蚌埠市优课

人教课标版-2011化学九上-3.2.1《原子的结构》课堂教学实录-郑璐

人教课标版-2011化学九上-3.2.1《原子的结构》课堂教学实录-沈丽丽

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二单元《课题1:空气》课堂教学实录-胡改改

人教课标版-2011化学九上-3.2.1《原子的结构》课堂教学实录-李强

人教课标版-2011化学九上-3.2.1《原子的结构》课堂教学实录-姜海涛

与"《离子反应》教学设计"相关的文章

热门化学教研

大家都在看


分类
  • 年级
  • 类别
  • 版本
  • 上下册
  • 排序
年级
不限
类别
化学教案
化学课件
化学试题
不限
版本
不限
上下册
上册
下册
不限
排序
发布时间
下载量